iPSC来源通用细胞疗法的抗瘤潜力和挑战
关注
推荐
圈子
问答
干货
直播
课程
原创 iPSC来源通用细胞疗法的抗瘤潜力和挑战
张博闻
已完成253篇创作
2023-9-12
2023年9月12日/医麦客新闻 eMedClub News/--哈佛医学院研究员Daley:“通用型的iPSC细胞不仅能被有效转化为CAR-T细胞,而且还能制造出一种增强型的CAR-T细胞。这种新型策略或许能帮助更多患者及时有效地进行治疗。”
 
然而,iPSC的应用也面临着一些挑战,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“致瘤性”——对畸胎瘤形成相关基因的影响。
 
iPSC与“致瘤性”的斗争

畸胎瘤是一种由未分化的细胞组成的肿瘤,其形成与Survivin等具有抗凋亡活性的基因有关。因此,研究者们开始探讨通过敲除这些基因来降低畸胎瘤的形成风险。
 
从遗传学的角度来看,理论上敲除具有抗凋亡活性的基因会导致细胞凋亡。然而,在实际操作中,由于iPSC具有自我更新能力,即使敲除这些基因,细胞也可能不会立即发生凋亡。因此,研究者们需要在敲除这些基因的同时,通过添加其他抑制细胞凋亡的因子来确保细胞的安全性。
 
 

如何找到更多与畸胎瘤相关的基因,并通过分子靶向治疗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治疗方向。

有研究分析了小鼠胚胎干细胞的分化抑制机制,通过抑制iPSC的分化遗传信号通道,成功地获得了新的、原始的、多功能的iPSC。这种iPSC更接近受精卵状态,其基因组稳定,有望降低iPSC的致瘤性。有些研究还想利用iPSC监测肿瘤的形成,并研究切除已形成的肿瘤的方法。例如,将自杀基因引入多能干细胞。一旦形成肿瘤,可以使用特异性药物安全去除肿瘤,防止扩散。
 
▲ 图片来源:DOI:10.1186/s40164-023-00431-0

基因编辑加强iPSC的分化能力与自我更新

由于iPSC生产纯度为100%的分化细胞的能力有限,有研究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来提高iPSC的分化能力。

一种策略是通过编辑特定的转录因子基因来增强iPSC的分化能力。此法可增加iPSC向特定细胞类型分化的能力,提高其应用范围。此外,还可以利用基因编辑来增强iPSC的自我更新能力,这对于治疗性克隆和再生医学等应用至关重要。通过编辑特定的基因,可以增加iPSC的自我更新能力,从而延长其寿命并提高其在应用中的价值。
 
iPSC监管挑战

在异体细胞治疗过程中,由于供体不同,iPSC增强了可追溯性、数据和工作协调的复杂性,增强了与捐赠者识别和注册有关的新维度。
任何先进医疗商品的起点细胞材料也必须符合当前良好的生产规范(cGMP)这是一个高度监管的过程,并不是所有的细胞收集点都支持。
 
 

患者安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严格记录和维护iPSC衍生的同一异体细胞疗法的身份链(COI)和监管链(COC),避免商品混淆。

在异体治疗中,捐赠者和患者的可追溯性有时被称为“向前看,向后看”,并表现出自己的复杂性。准确可行地向前看尤为重要。向后看是建设和维护长期后续需求。
一些病人或捐赠者在治疗后出现了严重的健康问题,甚至多年后,也需要调查和了解隐藏的原因。

以上是iPSC来源的通用细胞疗法抗肿瘤潜力和目前仍存在的挑战。面对这一新兴的潜在赛道,仍有许多挑战需要处理。而只有众彼之长,才能攻克“通用”难关。
 
医麦客将于2023年10月21日在上海举办UCTD Forum 2023通用细胞药物开发论坛,并邀请30+国内外一线通用细胞药物行业先锋与领袖,汇集500+业内专家,聚焦最新研究动态与进展,针对细胞治疗的临床监管、治疗规范、细胞治疗安全性等行业痛点进行深度探讨,致力于为参会嘉宾和业界带来一场丰富的科技交流盛宴。
 
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入群讨论!
 


声明及版权说明

声明:本文旨在于传递行业发展信息、探究生物医药前沿进展。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,并不代表医麦客立场,亦不构成任何价值判断、投资建议或医疗指导,如有需求请咨询专业人士投资或前往正规医院就诊。

 

版权说明:本文来自医麦客内容团队,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,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,转载授权请在文章下方留言获取。

0 打赏 下载